
2014年9月16日,在社会各界和师生校友代表的共同见证下,时任浙江科技学院校长叶高翔接过了安吉县政府发出的金钥匙,安吉校区正式投入使用。当年10月,安吉校区迎来了首批近3800名学生,校区改革发展画卷徐徐打开。

2014——2024
十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初心,致力于把安吉校区打造成为国际化办学的“金名片”、服务地方的“桥头堡”、教育改革的“试验田”,学校发挥人才和智库优势服务安吉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省内外数十所高校来校区考察和学习校区现代书院育人新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示范效应,办学成果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
发挥人才智力优势 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校地合作是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主动对接社会和区域发展战略需求的重要抓手。十年来,学校坚持服务安吉、服务湖州,立足自身学科特点和地方发展诉求,深度服务地方产业行业发展。

学校以推进地方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抓手,设立安吉研究院,以绿色创新发展为重点,国际科技合作为特色,为安吉为核心源点的浙北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战略性、开放式平台。研究院聚集数字经济、生命健康和智能制造“三大领域”,支撑绿色智能家居、生命健康、高端设备、低碳循环、绿色金融等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高校研发—园区孵化—地方产业化”的全链条科技成果转化路径。

学校聘请水资源保护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超教授为特聘教授,挂帅成立绿水青山研究院,对标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开展领域和行业重大项目咨询,研发原创性技术和装备,并积极为地方生态保护治理和产业低碳转型提供政策建议。
课内外一体 书院制育人示范效应显现
坚持“以生为本”育人理念,设立新竹、劲竹、雅竹、翠竹、秀竹、怡竹6个书院,将思政教育、生态文明教育、专业通识教育、劳动教育从教学区向书院区拓展延伸和转移,建立时空互动、教学互融的课内外一体化育人平台。坚持“一院一品”,培育书院特色文化品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各类学生活动书院全覆盖,学生累积参与人次达20余万。

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一行考察安吉校区

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考察安吉校区

时任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考察安吉校区
十年来,时任教育部副部长林蕙青,时任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葛慧君,时任新华社副社长慎海雄等各级领导视察指导安吉校区书院制育人工作,省内外多所兄弟院校来访交流学习书院制管理模式。
依托地域优势 做实绿色低碳生态育人

安吉校区积极发挥身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以下简称“两山”理念)发源地的政治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做思政工作,以践行“两山”理念为切入点和落脚点,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引领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设“绿色低碳”情景化育人品牌。



建设“两山”书院,举办“两山”讲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学习、宣传和践行“两山”理念。实施“绿色校园行动计划”,开展无废校园建设,组建校区大学生绿色环保协会,组织学生志愿者利用周末和假期,在浙江省自然博物院安吉分院、安吉余村做义务讲解员,校区“引社会入思政、引思政入社会、融思政于社会”,打造绿色育人情景。
推广科技创新俱乐部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安吉校区以科技竞赛为抓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以赛促改,通过搭建各类“俱乐部”平台,引导学生广泛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和创新创业活动,制定科技竞赛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助推专业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促进专业学习兴趣提升,培育创新能力。

目前,各学院(部、中心)在安吉校区组建各类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俱乐部共55个,每个俱乐部配备多名专业指导教师。每年培养各类竞赛苗子两千余人,校区四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参与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项目。近三年来,安吉校区新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得国际级奖项4个,国家级奖项35个,获得省级奖项66个,在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各类论文多篇。
诚信育人、劳动育人、亲情管家……特色育人精彩纷呈

安吉校区重视学风建设,以“诚信”教育为抓手,逐步形成诚信教育教学机制、诚信实践检验机制、诚信制度保障机制三位一体的诚信教育体系,把诚信意识培养纳入教育教学和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每名学生从自己做起,诚信做事,诚信做人,在毕业前可主动申领并获得“学术诚信荣誉证书”。

加强顶层设计,多渠道、多方式,扎实组织开展好劳动实践教育活动。组建一支20余人的劳动教育师资团队,充分挖掘书院导师、后勤师傅、宿管阿姨、园林工人、校内师生的各类劳动教育实践资源,开设餐饮、竹编、剪纸、烘焙等近40门劳动实践课程,让学生真正参与劳动,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后勤事务中心以“亲情+管家”团队建设为抓手,中心党员教工、生活老师、管理骨干深入育人一线,与书院学生共学习、共成长、共进步,助力学生成长成才。后勤事务中心党支部入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
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一座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美丽的大学校园在安吉焕发勃勃生机。
十载耕耘结硕果,踔厉奋发新征程。如今,安吉校区二期建设的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学校将主动把握改革发展机遇,高品质建设“绿色化、国际化、智能化、现代化”校园,力争把安吉校区打造成为扎根安吉、辐射湖州、放眼全球的高水平国际化校区,奋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科技大学,争取在更高起点上为浙江“勇当先行者 谱写新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安吉校区 | 十年奋进 砥砺前行